事業單位【申論題庫】申論每周一練:提出整治網絡空間亂象的對策建議
一、給定材料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短視頻造假和網絡謠言確實如同野火燎原,它們極易引發社會恐慌和不良影響。關于“巴黎丟寒假作業”這一網絡謠言案件,以及短視頻造假亂象的廣泛討論,都揭示了這些問題背后的嚴重性和復雜性。
網絡謠言的危害不容忽視,它們往往針對特定個人或群體,散布虛假信息,惡意攻擊和詆毀他們的名譽和利益。這種行為可能導致受害者遭受經濟損失、社會壓力和精神創傷。同時,網絡謠言還可能破壞社會信任和穩定,引發公眾恐慌和不安,甚至導致社會動蕩。此外,網絡謠言還可能誤導公眾認知和價值觀,利用人們的認知缺陷和心理弱點,制造虛假信息,誤導公眾對特定事件或人物的認知和評價。
短視頻造假亂象也值得高度關注,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一些自媒體和博主為了獲取流量和關注度,不惜捏造事實、愚弄公眾,甚至觸犯了法律紅線。這些虛假短視頻不僅引發網友信任危機,影響社會風氣,還可能對公眾造成誤導和傷害。
網絡空間里,關注等于流量,流量等同于利益。技術賦能下,短視頻創作門檻降低,低門檻的進入使得短視頻創作者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創作者為了收割流量獲取高利,故意利用技術手段通過擺拍或者“移花接木”合成視頻內容,制作和傳播虛假短視頻,甚至刻意模糊“擺拍視頻”和“真實記錄”之間的界限,營造一種記錄真實的感覺,騙取網友關注。
受眾求新、求異、窺視等獵奇心理,被平臺算法捕捉,并向創作者散發出信號。部分創作者為迎合受眾此種心理,故意設計跌宕起伏的情節故事、夸張搞怪的、情感濃重的表達,用以博取關注、激發消費者的幻想和欲望,故而三俗、色情、造假等短視頻頻出,甚至盛行于網絡。相反,這也擠壓了高雅作品的生存空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短視頻制作周期短、生產數量大,受制于技術滯后及人工缺口,短視頻平臺面對海量內容,在審核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如某平臺對短視頻實施“技術+人工”的雙重審核制,但算法技術手段只能篩選出重復率較高的內容,人工審核又無法窮盡全部的內容,故而全面高效地甄別出視頻是否系造假仍存在困難。另外,對于短視頻造假失范行為,除對社會有一定的危害性受到行政處罰外,平臺可采取的取消互動功能、清理粉絲、取消營利權限、禁言、關閉等處置措施,與造假帶來的高利相比,懲罰力度過于輕微。
互聯網是技術進步帶給人類文明的禮物。要讓更多的網民能夠在互聯網的世界中沐浴清風、汲取營養,讓互聯網成為涵養社會心態、公眾文明素養的重要載體,未來,還需多方合力共同治理網絡亂象,還網絡環境風清氣朗。
二、做答要求
根據給定材料,提出整治網絡空間亂象的對策建議。
要求:全面、準確、對策具有針對性,不超過350字
三、參考答案
對策:一、法律意識。加大宣傳力度,短視頻創作者的法律意識、社會責任感,轉變其唯流量、唯利益論等觀念,鼓勵其多創作,傳播有益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做好源頭治理;二、壓實主體責任。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強化技術支持,修正算法邏輯體系,嚴格按照法規條文要求,健全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加強對賬號注冊及分級分類管理,對不同的賬號、視頻采取不同的監管手段和監督強度;三、辨別能力。受眾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要求,培養其甄別判斷能力。四、暢通舉報渠道。鼓勵受眾舉報違法違規和低俗短視頻,讓其參與到對短視頻的內容監管中。五、完善法律法規。推進短視頻治理相關法律出臺,將行政法規上升到法律層次,使網絡空間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加大違法成本,規范違規行為。(337字)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報名入口官網:http://ideal.51job.com/most2025
- 2025科技部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報名截止時間:4月13日
- 2025宋慶齡幼兒園工作人員公開招聘公告
- 2025國家統計局招聘報名入口網址:https://zhikaocn.com/invitation/notice/782
- 2025年三明清流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8人公告
- 某國企2025年招聘項目聘用制工作人員公告
- 2025年三明大田縣部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8人公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陽市)事業單位聯考招聘242名公告
- 2025年三明明溪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38人公告
- 2025年江西井岡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資格綜合篩選審查通過名單及面試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