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共基礎知識經濟考點——一經濟名詞
在我們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中,經常會出現經濟名詞的考察。題型一般多為理解性單選題。形式多為給你一個例子,或者給你一個含義,讓你選擇與之對應的經濟名詞。我們今天來看幾個常見的。
1.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例如:連續吃一家麻辣燙十幾天,會發現這家麻辣燙越來越沒有以前好吃了。
2. 機會成本:個人或企業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其他經營活動中獲得的收益。即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些東西的價值。
例如:老王投資A產業,可以賺10萬元,投資B產業,可以賺8萬元,最終老王選擇投資C產業,賺了9萬元。那么老王的機會成本就是他放棄那幾個里的價值,也就是10萬元。
3. 沉沒成本: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例如:點了一份麻辣燙,覺得太難吃扔了,又點了新的外賣。那么扔掉的麻辣燙就屬于沉沒成本。
4.外部性: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第三方帶來的影響。分為:
(1)正外部性: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第三方帶來的利益。
(2)負外部性:某種經濟活動給與這項活動無關的第三方帶來的成本。
5.菲利普斯曲線:反映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反向變動的關系,即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高。
6.黑天鵝事件:非常難以且不尋常的事件,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
7.灰犀牛事件:是一種大概率危機,其在爆發前已有跡象顯現,但卻被忽視。
8.中等收入陷阱: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新的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徘徊的一種狀態。
9.價格歧視:是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價格歧視通常分為三級:
(1)一級價格歧視:廠商對每一單位產品都按消費者多愿意支付的價格出售。
(2)二級價格歧視:廠商對不同的消費數量段規定不同的價格。
例如批發價和零售價
(3) 三級價格歧視:廠商對不同的市場或不同的消費群收取不同的價格。
例如景點門票氛圍老人票,兒童票,成人票,學生票。
10.全球經濟治理的“三駕馬車”: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部設在華盛頓,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
(2)世界銀行(WB):總部設在華盛頓,其宗旨是向成員國提供貸款,以促進該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推動并促進國際貿易的均衡發展。
(3)世界貿易組織(WTO):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職能是調解紛爭。
【試題練習1】(單選)“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睆慕洕鷮W角度看,這啟示我們當前決策應該忽略( )。
A.機會成本
B.價格歧視
C.沉沒成本
D.邊際效應
【中公答案】C。解析:沉沒成本是指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打翻的牛奶”已經不可收回了,故屬于沉沒成本。
【試題練習2】(單選)下列生活中的事例與外部性的對應,錯誤的是( )
A.汽車尾氣——負外部性
B.修青藏鐵路——正外部性
C.亂砍濫伐——負外部性
D.隨意填海造陸——正外部性
【中公答案】D。解析:A項正確,汽車排放尾氣,讓別人的利益受損了而沒有承擔成本,是負外部性。
B項正確,修建青藏鐵路給其他人帶來了收益,但受益的人沒有花費代價,是正外部性。
C項正確,亂砍濫伐,讓別人的利益受損了而沒有承擔成本,是負外部性。
D項錯誤,填海造陸使原有海域(沿海濕地)變成城市,人類活動增加,可能會使近海生物(水生和陸生)種類和數量減少,導致沿海濕地生態效益減弱,讓別人的利益受損了而沒有承擔成本,所以隨意填海造陸會產生負外部性。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浙江余杭選聘事業編14人公告
- 2025浙江余杭選聘事業編14人公告
- 湖北省通山縣2025年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引進60人公告
- 2025湖北石首市事業單位人才引進計劃調整、筆試最低合格分數線、資格復審公告
- 2025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 2025北京大興區高米店街道招聘臨時輔助用工綜合成績及進入體檢考察階段人員公告
- 2025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統考碩士生擬錄取名單公示
- 2025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非事業編制(勞務派遣)擬錄用人員名單(第一批)的公示
- 2025吉林白城市洮南市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1號)面試成績公告
- 2025山東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棗莊分中心招聘勞務派遣人員1人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