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應用文怎樣應對才能得“”
2026國家公務員筆試即將開始,申論考試作為一種能力考試,其中對貫徹執行能力的測查是重中之重,而應用文寫作則常常用來測查這種能力。然而大多數考生對于該題型只是一知半解,存在審題不清、析點不全、加工粗糙、書寫潦草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考生們在此種題目上的得分,使大家可能淪為“考試陪跑者”。今天中公教育準備了應用文應對“”技巧,助力大家考試順利。
一、分析題干,把握“應用文”核心作答方向
應用文作答過程中仍以題干內容為核心,除常規的作答范圍、字數、文體信息外,重點要把握應用文核心的作答任務和方向。
【例】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后,G 市市場監督局開出首張《責令整改通知書》引發社會熱議。請根據給定資料 5,以 G 市市場監督局的名義撰寫一封公開信,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
本題中通過題干內容,可知本題核心作答方向為“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因此作答內容要緊緊圍繞上述任務來尋找要點。
二、結合文體,確定“應用文”格式與行文結構
在應用文寫作中不同文種對應不同的格式要求和結構要求。因而,根據文種信息,考生可相應確定作答的格式內容及相應的行文邏輯結構。
【例】
關于……的調研報告
主體:基本情況(現狀介紹)。
原因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根據資料內容確定)。
工作建議(下一步工作重點,根據資料內容確定)。
結語:簡單總結或表態。
單位
日期
三、回歸材料,把握“應用文”主體內容
作答應用文寫作的過程中應回歸給定資料的內容本質,進行相應的概括、找點,以材料內容為核心依據,切忌主觀發揮。
四、關注發文場合,調整“應用文”語言風格和背景、結語表述
結合題目中的場合信息,考生在作答內容中,要適當調整語言風格。
1. 關于語言風格
場合不同,語言表達則不同。例如面向社會公眾、農民朋友和網友網民時需表達通俗易懂。然而,在一些正式場合,如,給上級匯報工作時或進行專業工作分享時,需規范書面用語,有一定高度。
2. 關于背景及結語
例如開幕式講話時需在結語部分表達對會議舉辦的祝福,在閉幕式講話時需表達對圓滿舉辦的祝賀;在悲慟場景發言時需表達哀悼,在喜悅場景發言時需表達內心的愉悅等等。簡單來說,要特別關注發文的場景對作答背景段及結語段的內容影響。
五、注重積累,掌握“應用文”常見規范表述
在應用文寫作中,考生還必須掌握一些規范性語言表達,在相應文體中準確規范使用。
1. 開端用語
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開頭表示行文目的、依據、原因、背景等的詞語。如“據、根據、依據、查、奉、茲、按照、遵照、依照、為了、關于、由于、鑒于、隨、隨著”等。
2. 期請用語
公文中表示作者某種期望和請求的詞語。多用于上行文、有時也用于平行文和下行文。常用的期請用語有“請、敬請、懇請、提請、報請、擬請、希、望、希望、切望、熱望、盼、切盼”等。
3. 綜合用語
公文中用以連接具體情況敘述和總概性敘述的詞語。綜合用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常用的綜合用語有“為此、據此、值此、至此、有鑒于此、綜上所述、總之”等。
六、語言工整,讓“應用文”兼顧美感
應用文整體寫作在語言規范的前提下,建議首句采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的句式來增強氣勢。
【例】
一是強基固本,畫出共同理想“同心圓”。
二是崇德向善,筑牢社會文明“壓艙石”。
三是引領輿論,找準改革發展“公約數”。
四是文化自信,彰顯人民群眾“精氣神”。
五是勤政廉潔,干部隊伍“戰斗力”。
(責任編輯: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