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預制菜話題“攪動”輿論場
熱點背景
連日來,預制菜話題“攪動”輿論場。此事引發全民關注,不僅在于它關乎日常餐飲,還關乎消費者的知情權;不僅關乎某家企業,還關乎行業健康發展。在紛擾一時的熱議中,與其站隊,不如站“對”:在“爭鋒”中凝聚共識,在熱議中尋找治理良策。
模擬試題
近日,某知名餐飲企業被曝光在堂食中使用預制菜但未向消費者明確告知,同時也在市場監管局官網進行投訴,預制菜話題“攪動”輿論場,引發全民關注。你作為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領導讓你負責處理此事,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一)明確目標
作為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務必高度重視,及時回應往上輿論,盡快處理,查清始末,給社會和廣大網友一個滿意的答復。
(二)解決措施
一、第一時間公開回應,啟動核查
馬上上網查看事件始末,了解網友討論和消費者投訴的核心問題,在單位官網及各大主流媒體發布公開聲明,已經關注此事,將迅速開展調查處置,承諾一定嚴肅對待,嚴肅處理。
組建專項小組:聯合市場監管局內食品經營監管、執法稽查、法規等科室人員,明確分工(如現場檢查組、企業問詢組、證據固定組),避免職責交叉。
開展現場核查:前往涉事門店,重點檢查食材儲存區、后廚操作流程,核對預制菜的采購臺賬、檢驗合格證明,確認預制菜的使用品類、比例及未告知的具體情況(如菜單是否標注、服務員是否主動說明)。
約談企業負責人:要求企業提供預制菜的供應鏈信息、內部管理規范,核實其是否知曉“未明確告知”屬于違規,以及是否存在故意隱瞞消費者的主觀行為。
二、依據法規依法處置,體現監管剛性
明確法律依據:對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應消費者的知情權)、《食品安全法》(食品經營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判定西貝的違規性質。
作出針對性處理:
- 若未造成食品安全問題,責令立即整改(如在菜單顯著位置標注預制菜品類、培訓服務員主動告知),并處以相應罰款(依據違規情節輕重,參照地方市場監管處罰標準);
- 若存在預制菜質量不合格(如過期、檢驗超標),除上述處罰外,依法沒收問題食材,約談企業總部,要求全門店開展自查,并限期提交整改報告。
公開處置結果:在市場監管局官網、官方公眾號發布處理通報,明確違規事實、處罰依據及整改要求,公眾知情權,接受社會監督。
三、延伸開展行業整治,防范同類問題
開展預制菜專項排查:針對轄區內餐飲企業(尤其是連鎖品牌、客流量大的門店),重點檢查預制菜的采購、儲存、使用及告知情況,建立排查臺賬,對發現的違規行為一律從嚴處理。
制定地方規范指引:聯合行業協會,出臺《餐飲企業預制菜使用管理指引》,明確預制菜的定義、使用范圍、告知方式(如菜單標注、電子屏提示、服務員口頭說明等),統一行業標準。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組織餐飲企業開展食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培訓,強調“告知義務”的重要性,要求企業建立預制菜溯源體系,確保來源可查、質量可控。
四、加強公眾溝通引導,化解輿論關切
主動回應輿論:通過新聞發布會、官方平臺等渠道,解讀此次事件的處理邏輯,說明預制菜本身并非“問題食品”(合規預制菜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重點強調“隱瞞告知”的違規本質,避免公眾對預制菜產生過度恐慌。
開通反饋渠道:公布市場監管投訴舉報電話(如12315)、線上投訴入口,鼓勵消費者發現餐飲企業未告知使用預制菜時及時反饋,形成“監管+公眾”的共治格局。
科普預制菜知識:聯合媒體發布科普內容,介紹預制菜的生產流程、安全標準、與現制菜的區別,引導消費者理性看待預制菜,同時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選擇餐飲服務。
整個處理過程需緊扣“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標本兼治”原則,既解決具體企業的違規問題,也通過制度建設規范整個行業,最終實現“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李明)
- 四川省水利廳關于直屬事業單位2024年公開考核招聘水文急需短缺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人員擬聘用人員(第二批)的公示
- 四川省工程咨詢研究院2025年公開考核招聘工作人員考核總成績排名及體檢安排公告
- 四川省水利廳關于直屬事業單位2025年上半年公開考試招聘工作人員擬聘用人員(第一批)的公示
- 2025年鞍山市鐵西區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38人公告
- 2025河南周口老子研究院人才引進博士10人公告
- 古藺縣2025年度春季事業單位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擬聘用人員的公示
- 2025廣東廣州市建設科技中心招聘編外工作人員1人公告
- 2025廣東惠州市博羅縣公證處招聘1人公告
- 高縣事業單位2025年上半年公開考核招聘工作人員擬聘用人員公示(第七批)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內江市事業單位招才引智考核招聘公告(北京場)